星期二, 9月 09, 2014

什麼是貧窮

一位富人想告訴她的兒子,什麼叫「貧窮」,就把他送到鄉下的窮親戚家。
他兒子在鄉下住了三天三夜。
在回城裡的路上,他父親在車裡問他:「你覺得怎麼樣?」
「挺好」,兒子回答。
「鄉下跟我們家有什麼區別嗎?」父親又問。
1、  我們家有一條狗;他們家有四條。
2、  我們家院子裡有個游泳池,裡面是處理過的水;他們家有個大池塘,水很清,裡面還游著各種各樣的魚。
3、  我們的花園裡有電燈照明;他們的院子裡有星星和月亮照明。
4、  我家的花園一直到圍牆邊;他們的院子一直延伸到天邊。
5、  我們買飯吃;他們做飯吃。
6、  我們聽CD;他們聽小鳥、青蛙和其它動物的音樂會,當他們在田裡幹活兒時,所有這些美妙的音樂都會伴隨著他們。
7、  我們使用微波爐做飯;可是他們的飯要好吃得多。
8、  我們家四周都是圍牆;他們家任何時候門都是開著,迎接朋友們的到來。
9、  我們與行動電話,電腦和電視緊密相連;他們與生活緊密相連,藍天,碧水,綠草,樹蔭和家庭。


父親對兒子的觀點很吃驚,最後兒子總結說:「謝謝,爸爸!你讓我看到我們有多麼的貧窮!」

星期三, 8月 20, 2014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每天必看一遍

"一個人的失敗98%死於“脾氣”
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告誡: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
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
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上帝,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后,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幾十年的歲月里,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每天晚上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我發脾氣了嗎?
~ 每天讓自己必看一遍,直到一切慢慢改變 ~

(/網路)

星期一, 8月 04, 2014

台灣糕餅業的傳奇人物--鄭槌先生


2014年05月21日03:10
鄭槌先生是台灣糕餅業的傳奇人物,是鹿港糕點的根源,後來開枝散葉,啟動了鹿港的茶食盛世。
清光緒年間,泉州糕點名師鄭槌16歲來台灣,先受雇於鹿港黃姓富商。他身懷糕餅技藝絕學,相傳帶了一本各式茶點製作的配方秘笈,所製口感絕佳,更能創新口味,曾獲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朝代的褒狀獎勵。
清代鹿港多富商,那個年代,富裕人家才能常吃甜點;也只有富庶繁榮的地方,糕餅業才會發達。起初,鄭槌與鹿港黃姓雇主合作,成立了「玉珍齋餅舖」。玉珍齋後來拆夥,鄭槌另創立「鄭興珍餅舖」、「鄭玉珍餅舖」;「玉珍」乃有新、舊之分。莊嵩(1880-1938)〈鹿江竹枝詞〉其中一首:「醒脾兩盒豬油荖╱爽口三包鳳眼糕╱一樣玉珍新與舊╱各將牌匾競爭高」。

半寸就口最高享受 

1887年鄭槌研發出鳳眼糕。這是一種很迷你的糕點,香濃繞舌,每塊約寸半,中間寬、兩端尖細,形狀似鳳眼,色澤潔白。主要原料是糯米、白糖、香料、豬油,拌勻後倒入糕模炊熟。
它只能以手工製作,蓋機器生產會因熱而溶化砂糖,令成品變硬。傳統作工相當講究:先置白糖於地窖半年,令其發酵成糖絲,再混合糯米粉;全程不可加水,以免成品容易粉碎。
鳳眼糕是鹿港的地標甜點,全台灣也只有鹿港才有。「入口即化」是世俗化美食家掛在嘴上的形容詞,任何軟糯的東西都套用它,搞得這四個字變成陳腔濫調。鳳眼糕口感綿密,質地極其細膩,一口一個含在口裡,很快被唾液融化,真的是入口即化。那種化開的芳香,好像舌頭自己產生的。
吃鳳眼糕宜品茗,宣讀詩,宜談心。不難想像當時鹿港的騷人墨客吟詩唱和,喝茶,吃鳳眼糕之愜意。它碰觸即碎,須謹慎製作包裝,細心送人嘴裡品味,那是精緻文化的典型,更是已然落入尋常百姓家的貴族式飲食。它代表一種美學的境界,一種富庶人家的縮影。
我是鄭槌的粉絲,仰慕他的才華和開創能量。這年頭流行說文創,這個也文創那個也文創,好像全台灣到處都在文創,很多人更開班授徒講文創。我本來以為我知道創意是什麼。如果大家都那麼有創意,那麼鄭槌就不算有創意。

焦桐《味覺的土風舞》

星期二, 7月 29, 2014

永遠不要放棄你所愛的人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所大學。
在快下課時教授對同學們說:“我和大家做個遊戲,誰願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來。
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難以割捨的二十個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鄰居、朋友及親人等等。
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面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
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
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
女生又劃掉了一個。
......
最後,黑板上只剩下了三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靜,同學們靜靜的看著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
教授平靜的說:請再劃掉一個。
女生遲疑著,艱難的做著選擇......
她舉起粉筆,劃掉了父母的名字。
“請再劃掉一個。”身邊又傳來了教授的聲音。
她驚呆了,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而堅決的又劃掉了兒子的名字。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靜了一下,問道:“和你最親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為父母是養 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尋找的,為什麼丈夫反倒是你最難割捨的人呢?”
同學們靜靜地看著她,等待著她的回答。
女生平靜而又緩慢地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肯定也會離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其實,生活就像洋蔥,一片一片地剝開,總有一片會讓我們流淚。
請珍惜一直留在身邊的人。


永遠不要放棄你所愛的人!
在臺灣發生了一件千真萬確的事:
有人為了裝修家裡,拆開了牆;
日式住宅的牆壁通常是中間架了木板後,兩邊批上泥土,其實裡面是空的。 他拆牆壁的時候,發現一隻壁虎被困在那裡一根從外面釘進來的釘子釘住了那隻壁虎的腿。那人見狀,既覺可憐又感好奇,他仔細看了看那根釘子,天啊!那根釘子是十年前蓋那房子的時候釘的。 
到底怎麼回事?那隻壁虎竟然困在牆壁裡活了整整十年! 
•黑暗中的牆壁裡的十年,真不簡單。不對呀?
他繼而尋思,壁虎的腿被釘住了,一個步子也跨不出的這隻壁虎,到底 靠什麼撐過了這十年?
他於是暫時停止了裝修工程看看它到底吃了什麼!他要一探究竟。
過了不久,不知從哪裡又鑽出來一隻壁虎,嘴裡含著食物 ...啊!
他一時愣住了,這是什麼樣的情形啊?
為了被釘住腿而不能走動的壁虎,另一隻壁虎竟然在十年的歲月裡一直不停地銜取食物餵它。
我看了以後,很感動,真的也不去想它們之間的關係:親子,朋友,異性,手足 ....在人類的社會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人與 •人獲取相關的資訊更快速,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否也越來越接近呢? ... 
所以永遠也不要放棄你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