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17, 2016

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柏克萊畢業典禮演講:我從死亡中學到的事──如何建立恢復能力

撰文者:虎嗅網 發表日期:2016/05/16
圖說明
圖說:Sheryl Sandberg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典禮致詞。
編按:以下是Facebook COO 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5月14日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的畢業典禮上發表的演講,在這次演講中,她首次公開談論丈夫一年前的突然離世與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對於她來說是一個勇敢的選擇。在演講過程中,談及她數度哽咽。馬克·佐克伯在桑德伯格這篇演講的下面評論:「如此美麗而又激勵人心,謝謝你。」
以下是其演講全文:
謝謝尊敬的老師們、光榮的父母們、忠誠的朋友們和兄弟姐妹們。
祝賀你們所有人……尤其柏克萊2016年的畢業生們!
在柏克萊求學是一件幸事,這裡產生了如此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獲得者、太空人、國會議員和奧運金牌得主……
今天是慶祝的日子。慶祝你們為這一刻所做的一切努力。
今天是感謝的日子。感謝那些幫助你們來到這裡的人,那些教育過你、為你歡呼過的人和為你擦拭過眼淚的人。
今天是沉思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你生命中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畢業典禮上的致詞意味著一場青春和智慧之間的舞蹈。你們擁有青春。來這裡發表演講的人應該為智慧代言。我站在這裡,我應該將我在生活中學到的所有東西與你們分享。然後,你們會將帽子扔到空中,和你們的家人一起拍照留影,——不要忘了將它們發佈在Instagram上,最後你們每個人將高高興興地回家。
但今天會有點不同。你們仍然會扔帽子,會拍攝無數照片。但我到這裡來不是要告訴大家我在生活中學到的東西。今天,我會努力告訴你們我從死亡中學到的東西。
我以前從未公開談論過這一點。這是一件艱難的事。但我會儘量讓我說的話不至於掃興。
一年零十三天前,我失去了我的丈夫,戴夫。他的死亡是突然和意外的。我們在墨西哥參加朋友的五十歲生日聚會。我睡了個午覺。戴夫出去了。隨之而來的事情是無法想像的,我進了一個健身房,發現他躺在地板上。然後我坐飛機回家,告訴我的孩子們,他們的父親死了。
在我丈夫去世後的好幾個月裡,我許多次深深陷入悲傷,我覺得這種悲傷如同虛空一樣,充滿你的心臟、你的肺部,使你變得不能思考甚至不能呼吸。
戴夫的死深刻地改變了我。我理解了悲傷的深度和失去的殘酷。但我也明白了,當生活讓你陷入悲傷之海,你可以奮力掙扎、讓自己的頭浮出海面,再次呼吸。我明白了,在面對空虛或任何挑戰時,你都可以選擇快樂和意義。
我現在與你們分享這種體驗。這是我從死亡中得到的體驗,我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助益。這種體驗是關於希望、力量和我們心中永不熄滅的光亮。
每個人都已經經歷了一些挫折。你想要一個A,但你只得到了一個B。您申請到Facebook實習,但你只得到去Google實習的機會。她是你生命中的至愛……但她離開了。
你幾乎肯定會面對更多、更深的困境。有機會的損失:你的工作失敗了,疾病或事故在瞬間改變了一切。有尊嚴的喪失:尖銳的偏見刺痛了你。有愛的損失:某種親密關係破碎了,無法再修復。有時還有生命本身的失去。
你們當中有些人已經經歷過那種銘心刻骨的悲劇和苦難。去年這個時候,大學獎章得主拉迪卡的母親突然去世了。
現在的問題不是這些事情是否會發生在你身上。它們肯定會。現在我想談的是這些事情發生之後怎麼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以擺脫困境,無論它們是什麼困境。艱苦時刻將挑戰你的核心,它將決定你是誰。決定你是誰的不僅是你得到的東西,還包括你在困境中如何活下去。
戴夫去世幾個星期後,我和我的朋友菲爾談論一場需要父親參加的親子活動,戴夫無法參加。我們想出了一個暫時用別人代替戴夫的計畫。我哭著對他說:「但我想要戴夫。」菲爾摟住我說:「選項A是不可用的。所以,我們只能用選項B代替。」
在某些時候,我們都是在以選項B的方式活著。問題是:我們該怎麼辦呢?
「作為矽谷的一員,我很高興地告訴你我這麼說是有科學依據的。在花費幾十年的時間研究人們如何面對挫折之後,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現,三個P——個性化(personalization)、普遍性( pervasiveness)和持久性(permanence)——是我們從苦難中振作起來的關鍵。」桑德伯格說。
第一個P是個人化——相信自己是有過錯的。這與承擔責任不是一回事。我們應該明白,並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自己。
當戴夫死了的時候,我有一個非常常見的反應——責怪自己。他是在幾秒鐘內死於心臟病突發的。我翻開他的病歷,不停地問我自己:我本來可以做些什麼,那樣戴夫就不會死了。直到我瞭解了三個P,我才接受我不能阻止他的死亡這個事實。他的醫生們沒有發現他的冠心病。我是學經濟學的,我怎麼可能發現?
第二個P是普遍性——相信事件會影響你生活的所有領域。你知道有一首歌叫《一切都是極好的》?還有它的反面《一切都是可怕的》。人們往往以為,如果我們生活中出現了吞噬一切的悲哀,我們將無處可逃。
兒童心理學家鼓勵我儘快讓我的孩子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於是戴夫去世十天後,他們又回到學校,我則回到工作崗位。我記得我在丈夫去世後第一次參加Facebook的會議,精神陷入恍惚。我心裡想的都是,「他們所有人在講些什麼,這些和我有關係嗎?」但後來我被捲入了討論,並且有一秒的時間我忘記了死亡。
那短暫的一秒使我看到我的生活中還有其他並不可怕的東西。我的孩子和我是健康的。我的朋友和家人都那麼可愛。
失去伴侶往往會產生嚴重的負面經濟後果,尤其是對女性而言。因此,許多單身母親和父親都會為生存而奮鬥,繁忙的工作往往不允許他們有照顧孩子的時間。但我有經濟保障,我有時間照顧孩子,而且我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漸漸地,我的孩子們開始在晚上睡得安穩了,越來越少哭鬧。
第三個P是永久性——相信悲傷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幾個月來,無論我做什麼,我都感覺令人窒息的悲傷將永遠存在。
我們往往覺得自己現在的感情是無限延伸的。我們感到焦慮,然後我們為自己的焦慮而焦慮。我們感到悲傷,然後我們為自己的悲傷而悲傷。實際上,我們應該接受我們的感情,但我們也要認清,它們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我的拉比告訴我,時間會治癒我,但現在我需要向前一步。
第四P就不需要我來解釋了……當然是乳酪板上的「披薩(Pizza )」。
不過,我希望我在你們這個年齡就已經知道三個P。許多時候,這些經驗會幫助你。
當我從事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時,我的老闆發現我不會製作Lotus 1-2-3表格。這是一個試算表——去問你的父母。他張大著嘴說:「我不相信,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卻能找到這份工作。」 然後他走出了房間。我確信我會被解雇。我以為我在所有事情上都很糟糕。但事實證明,我只有在試算表上是糟糕的。理解了普遍性的陷阱,我很多的焦慮得到緩解。
當我的男朋友和我分手時,我希望我已經理解了永久性的陷阱。如果我懂得那種感覺是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如果我對自己誠實的話,我會懂得任何關係都不會永久,那樣我就會得到安慰。
當我的男朋友和我分手時,我也希望已經理解了個人化的陷阱。有時,不是你的過錯,真的是他們。我的意思是,這傢伙從來不洗澡。
我20多歲時,我的第一次婚姻以離婚告終,所有這三個P聯合起來對付我。我當時認為無論我已經做成了什麼事,我都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這三個P是我們面對許多事情產生的常見反應,在事業上,在個人生活上,在人際關係上都是如此。你可能會覺得你現在就面對著它們中的一個。但是,如果你能認清你落入了陷阱,你就能自救。正如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生理免疫系統,我們的大腦也有一個精神免疫系統,有一些步驟可以説明你啟動這個精神免疫系統。
有一天,我的心理學家朋友亞當·格蘭特建議我想像事情原本可以更糟糕。這是完全反直覺的。「更糟糕?」我說。「你在跟我開玩笑嗎?事情怎麼可能會更糟。」我說。他回答道:「戴夫也可能在開車帶著孩子出去時突發心臟病。」那一刻,我很強烈地感激我家裡的其他人還活著,並且身體健康。這種感激之情超越了一些痛苦。
尋找可以感恩的事情,這是從悲傷中恢復的關鍵。誰能夠花時間列出應該感恩的事情,誰就會變得越來越快樂和健康。事實證明,為你的福氣感恩實際上可以增加你的福氣。我今年的的新年決心是每天晚上睡覺前寫下三個喜悅時刻。這種簡單的做法已經改變了我的生活。因為不管每一天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想著快樂的事情去睡覺。嘗試一下。從今晚開始。
上個月,戴夫逝世周年前十一天,我在一個朋友面前痛哭。我們坐在浴室地板上。我說:「十一天。一年前,他的生命只剩下十一天了,而我們卻不知道。」我問道,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只有11天的時間了,我們將如何生活。
在你們畢業之際,你能夠讓你自己就像生命只剩下十一天那樣去活嗎?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們拋開所有工作,每天都去開party。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明白每一天都是多麼珍貴。
在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發生一年之後,我今天站在這裡。有兩件事情是真實的。我心裡有一個巨大的悲傷之海,它始終在那裡,我可以觸摸到它。我從來不知道我可以哭得那麼頻繁,流下那麼多淚水。
但我也知道,我每天都生活得快樂。這是第一次,我為我的每一個呼吸而感激,為我的生命本身而感激。我過去常常是每五年慶祝一次我的生日,偶爾慶祝朋友的生日。現在,我總是在慶祝。我曾經在睡覺前常常為當天搞砸的事情擔心。現在,我確實集中精神去想每一天的快樂時刻。
我失去了丈夫,但這件事卻幫我找到了更深的感激之情——感謝我的朋友們的好意、我的家人的愛和我的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對你們的希望是,當你們需要時,你們可以找到那樣的感激之情,不僅是為美好的、高興日子感激,也為艱難的日子而感激。
在你們的前面有許多快樂的時刻。你一直想去的旅行。與你真正喜歡的人的第一個吻。找到一份符合你的信仰的工作。擊敗史丹佛。所有這些事情會發生在你們身上。盡情享受它們。
而當挑戰來臨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記住,在你們內心深處保駕護航的是你學習和成長的能力。你們並非天生具有從災難中恢復的能力。像肌肉一樣,你可以鍛煉,當你們需要時就可以用到它們。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弄清楚你到底是誰,而且明白你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2016級的畢業生們,在你離開柏克萊時,建立起你們的恢復能力。
在你們的內部建立起恢復能力。當悲劇或挫折發生時,懂得你有能力超越它們。相信我,你們有這個能力。常言道,我們比我們想像的更脆弱,但我們也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

建立恢復機制。如果別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你也可以,因為柏克萊的學生都是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永遠不要停止這樣做。在我們的彼此聯繫中,我們發現了我們的人性——我們的生存意志和我們的愛。

星期二, 3月 22, 2016

當逆境到來,你像什麼?

一個女兒對她智慧的父親抱怨,說她的生命是如何如何痛苦、無助,她是多麼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個人惶惶然然,只想放棄。她已厭煩了抗拒、掙扎,但是問題似乎一個接著一個,讓她毫無招架之力。

當廚師的父親,二話不說,拉起心愛的女兒的手,走向廚房。

他燒了三鍋水,當水滾了之後,他在第一個鍋子裡放進蘿蔔,第二個鍋子裡放了一顆蛋,第三個鍋子中則放進了咖啡。

狐疑的女兒望著父親,不知所以然,而父親則只是溫柔地握著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說話,靜靜地看著滾燙的水,以令人熾熱的溫度燒滾著鍋裡的蘿蔔、蛋、和咖啡。

一段時間過後,父親把鍋裡的蘿蔔、蛋撈起來各放進碗中,把咖啡濾過倒進杯子,問:「寶貝,你看到了什麼?」女兒說:「蘿蔔、蛋和咖啡。」

父親把女兒拉近,要女兒摸摸經過沸水燒煮的蘿蔔,蘿蔔已被煮的軟爛;他要女兒拿起一顆蛋,敲碎薄硬的蛋殼,她細心觀察著這顆水煮蛋;然後,他要女兒嚐嚐咖啡,女兒笑起來,喝著咖啡,聞到濃濃的香味。

女兒謙虛恭敬地問:爸,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解釋,這三樣東西面對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滾燙的水,反應卻各不相同。

原本粗硬、堅實的蘿蔔,在滾水中卻變軟了,虛爛了,

這個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殼起初保護了它液體似的內容物,但是經過滾水的沸騰之後,蛋殼內卻變硬了,

而粉末似的咖啡卻非常特別,在滾燙的熱水中,它竟然改變了水。

「妳呢?我的女兒,妳是什麼?」

父親慈愛地摸著雖已長大成人,卻一時失去勇氣的女兒的頭:「當逆境來到妳的門前,妳作何反應呢?

妳是看似堅強的蘿蔔,但痛苦與逆境到來時卻變得軟弱,失去力量嗎?

或者妳原本是一顆蛋,有著柔順易變的心?妳是否原是一個有彈性、有潛力的靈魂,但是卻在經歷死亡、分離、困境之後,變得僵硬頑強?

也許妳的外表看來堅硬如舊,但是妳的心和靈魂是不是變得又苦又倔又固執?

或者,妳就像是咖啡?咖啡將那帶來痛苦的沸水改變了,當它的溫度高升到一百多度時,水變成了美味的咖啡,當水沸騰到最高點時,它就愈加美味。如果妳像咖啡,當逆境到來,一切不如意時,妳就會變得更好,而且將外在的一切轉變的更加令人歡喜,懂嗎?

我的寶貝女兒?妳要讓逆境摧折妳,還是妳來轉變,讓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感覺更美好、更良善?」

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星期一, 1月 18, 2016

費斯汀格法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名的法則,即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 
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 
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濕。 
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 
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事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事包裏,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門打開拿到公事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50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黑暗的一天”。 
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後,假如換一種反應。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在現實生活中,常聽人抱怨:我怎樣就這麼不走運呢,每天總有一些倒楣的事纏著我,怎樣就不讓我消停一下有個好心情呢,誰能幫幫我?這都是一個心態問題。 
其實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倘若瞭解並能熟練運用“費斯汀格法則”處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僅供分享惕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