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法王開示━「如何面對死亡及死得更好」 (1/2)
. ===轉摘自『福智之聲』第78期
★ 前言:
死亡是必然的,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但是「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本篇是法王開示「如何面對死亡及死得更好」,諸多法義,無非引導眾生坦然看待生死,誠如文中所言:「如果有萬全準備,死亡時可以保持內心安詳,而此正是有更好來生的保證。」
.
◎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根據一般的常識,似乎有兩種方法可以來面對這樣的問題。第一種方式就是直接避開這個問題,不把它放在心上,即使這個問題的真實性還是存在而沒有減少,另外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直接面對它、分析它,然後熟悉它,清楚的了解它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我已經談過身體和疾病,疾病是會發生的,它不是一個特別的事情,它是生命中的事實和自然現象;因為身體存在所以會發生,我們當然有權利去避免疾病和痛苦,但無論再怎麼努力,疾病發生的時候最好去接受它。一方面你必須盡你所能把它治好,而且你也不該有任何心理上的壓力。就如同印度偉大的學者寂天菩薩曾說過:「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來克服痛苦,那就沒有必要來擔心;但是如果沒有辦法來克服痛苦,即使擔心憂慮也是沒有用的。」像那種理性的態度是蠻有用的。
現在我想要談談關於死亡,死亡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不管我們喜歡它或者討厭它,它是一定會發生的,與其說避免思惟這個問題,最好是去了解它的意義。在新聞裡面我們常常看到或聽到謀殺以及死亡,但是有些人似乎這樣想:那樣的死亡只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而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這是錯誤的。我們都有一樣的身體,有一樣的血肉,所以我們一樣的會死亡。雖然自然的死亡和意外的死亡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基本上死亡遲早都會到來。如果從一開始你的態度就是:「是的,死亡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那麼可能就比較容易去面對死亡。有兩個不同的方式來處理一個問題,第一個呢,就是避開它,也不去想它。比較有效的方式呢,是直接面對它,讓你能夠體認他。一般而言痛苦或者難題分成兩類,第一類呢?是藉由採取某一種特定的態度,一個人,實際上可以減低痛苦和焦慮的程度。然而有可能有其它的難題和痛苦,在這樣的問題和痛苦當中,採取某一種特定的態度和想法,可能無法減少受苦的程度,但是這樣的態度和想法,可以幫助你來面對它。
.
◎ 苦難經驗是生命中很好的課程
當不幸的事情在生命中發生的時候,可能有兩種結果,一種可能就是心靈上的不安、焦慮、恐懼、懷疑、沮喪,到最後心情的抑鬱,在最差的狀況下,甚至會導致自殺,這是一種方式。另一種可能的情形,是藉由那樣痛苦的經驗,使你變得更實際,變得和現實更貼近,藉由分析的力量,這個痛苦的經驗,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壯、更有自信和自助力,這個不幸的事件,可能變成一種內心力量的來源。
就如同我說過的,我們的生命和未來的成功,取決於我們個人的動機、決心,還有自信。歷經艱辛之後生命有時候會變得較有意義。有一些人從他們生命一開始就擁有一切,你可以看到當他們碰到一些小事情發生的時候,會變得失去希望而且煩躁,另一些人,譬如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一代英國人,因為這些磨練的結果,發展出更堅強的意志。我認為經歷過較多苦難經驗的人,比起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可以在問題發生的時候,更能堅強地面對它。從這個角度來看,某些痛苦可以變成生命中很好的課程。
那麼這種態度是不是只是一種欺騙自己的方式?就我個人而言,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國家,更糟的是,在我的國家有許多摧殘、痛苦和不快樂。我已把生命中大部份的時間,特別是最精華的部份花在西藏以外的地方。如果你從這個角度去想我的遭遇,那麼在其中幾乎沒有任何正面的事物可取,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到因為有那些不幸的事情,我得到了另外一種自由,比如說我有機會見到不同傳統的人以及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從這些經驗中,生命變得更豐富了,而且我也學到很多寶貴的事情。所以我的痛苦的經驗,就某些方面來看,頗具價值。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的確可以減少心中的壓力與挫折感。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面,所以自然可以從很多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它。一件事情很少甚至不可能從所有的角度來看都是負面的,所以,當某件事發生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這會很有用,你將會看到積極而且有價值的那一面。而且,當某一件事發生的時候,馬上將這件事和另外一個事件或者和其他也發生同樣事件的人們或國家做一個對照,也是很有用的。這對於保持你內心的寧靜很有幫助。
.
◎ 出家人如何對待死亡
我現在將解釋做為一個佛教的出家人,如何去對待死亡。佛陀教導了四聖諦,第一個聖諦即是苦諦,苦諦被含攝在生命的三個特徵中宣導。第一個是無常,當談到無常的本質時,要在心中記得有兩個層次。一個是粗的層次,這個粗的層次很明顯,就是一個生命或一個事件在連續時的中斷。但是在四聖諦中所宣說的有關於無常的本質,指的是比較微細的那一面,也就是生命瞬息萬變的本質。佛陀教導生命中細微無常的本質,是為了要讓我們充分了解生命原本就不圓滿的本質,如果你能夠正確的了解無常,你就會懂得它顯示了:只要是由因緣和合而生成的果,它的生存就必須完全依靠因和緣。
不只是那樣子,這些生出它們的因和緣也最後導致了這些法的分解以及滅壞,所以在事件的因種裡面也就蘊藏了使它們滅壞以及分解的種子。當談到我們身心蘊體無常的本質時,構成蘊體的因,指的就是我們內心的無明,這是我們存在的根本,也顯示了我們肉體的生存,深深地為我們內心無明的力量所掌控著。但是,最初是藉由思惟粗分的無常,然後我們才能夠慢慢去體會微細的無常。藉此,我們能夠正視並且對治對「常」的執著,以及對於有一個「恆常的我」的執著,也就是因為對常的執著,所以導致我們執著現法和一個人的今生今世,藉由緩和我們胸中這樣的執著,就比較能夠去為我們的來生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