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24, 2020

口罩洗手外,最重要的4件事


武漢肺炎如何自保?前和平醫院護士的封院回憶:
內心穩定平靜時,免疫力才會好。

(重點節錄)

口述/陳蓉心 採訪撰文/王美珍

編按:武漢肺炎(COVID-19,正式名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暫時尚未看到盡頭。在此不確定的危機中,我們當如何自處?SARS風暴時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造成員工與院內民眾超過百人感染,數十人死亡,是台灣防疫史上被視為失敗的重大事件。50+讀者陳蓉心,當時是和平醫院被封院隔離的門診護士。曾經歷「離死亡最近」的恐懼,她從中學習到什麼?她提醒了我們除了口罩、洗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

心安,而不是心慌:我學習到的4個防疫自處之道 

武漢肺炎疫情會擴大到什麼程度,還沒人知道,社會人心惶惶,看到搶口罩、衛生紙或各種假消息的新聞,實在很感慨。目前的防疫,大家會著重在口罩洗手或各式秘方,我雖然只是一個曾經擔任過護理人員的人民,但經歷過離死亡最近的的SARS封院,我學習到幾件目前媒體上較少談到的心理層面重要功課: 
最好的面對疫情的態度,不是心慌,反而是心安。我們應該要謹慎,但不是恐慌,恐慌其實更不利防疫。 

第一、要信任

信任與接受,有助於心的安定,無論是政府的決策、疫情的變化,就是理性的信任,冷靜的因應。因為身心是一體的,當自己處於憤怒或過度恐懼中,心理狀態絕對不會好,免疫力也不會好。 

第二、保持信心

很多人會傳武漢一些非常可怕悲慘的故事,大家愈看愈怕,造成假消息流傳或物資搶購,仔細想,到底有何好處?我覺得這社會應該多報一些正面康復的訊息,增加大家的信心。社會面臨危機與脆弱時,每個人內心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記得給醫護人員正能量

擔任一線的醫護人員非常很辛苦,願意冒著風險工作,是因為救人的使命感,要把工作做好。社會上一定要多給她們支持的力量,因為他們是社會的重要防護線,不能垮。 
我曾經擔任小孩學校的說故事媽媽,當被封院時,小朋友們竟然全班發起每個人寫一張卡片,透過院方送進來鼓勵我,用注音、稚嫩的字體加油打氣,還有人寫:「要我一定要再回去,說故事給他們聽」。我看了不住流淚,內心突然生出很大的力量,想著:「我一定要活著回去!」結果,正能量的力量真的超乎想像!出院後,我自此覺得時常感謝與稱讚他人,真的是很棒的事。

第四、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的決心


武漢肺炎目前的致死率,相對還沒有那麼高。其實各種病都一樣,自己的健康與免疫力,還是最重要的。盡量讓自己放鬆、放下,避免過大的壓力影響免疫力。身體好的人,自然就不怕病毒。 

防疫如抗癌!別忘了心的力量 

在和平醫院之前,我曾經服務過長庚與和信的癌症病房,負責打化療,得到很重要的學習,看過那麼多癌症病人,我認為信心對於抗病是非常重要的。當病人沒有信心時,給他再好的藥有時都是枉然。 
面對武漢肺炎也是一樣,當內心穩定而平靜時,其實對身體健康才會真正有益,免疫力才會好。 
在我們急於做許多防護措施時,別忘了一個更重要的防護:心的力量。

星期六, 2月 22, 2020

上善若水

讀懂『上善若水』( 經典好文)💫

一位年輕人被搭檔出賣,痛不欲生,想跳湖自盡。他在湖邊碰上一位觀水靜坐的智者,便將自己的境遇逐一敘述。智者微笑著將他帶回家中,另其在地窖中搬出一塊偌大的堅冰。年輕人不得其解,但還是照做了。堅冰搬出後,智者吩咐:用力砍開它。年輕人找來斧頭便砍。不料,猛烈的撞擊,只能在冰面上劃下輕微的印記,對著冰屑,年輕人氣喘吁籲的搖頭:這冰實在太硬了!

智者不語,將冰放在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冰慢慢融化了。智者問:你從中領悟到什麼?年輕人答:我對付冰的方式不對。智者搖頭,年輕人面露難色,鞠躬請教。智者語重心長的說:我所讓你看到的,是人生裡的七種境界。

冰雖為水,卻比水強硬百倍,越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這是成功的人生的第一種境界——[百折不撓]。

水化成氣,氣看無形,若氣在一定範圍內聚集在一起形成凝聚力,便會力大無窮,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種境界——[聚氣生財]。

水淨化萬物,無論世間萬物多髒,它都敞開胸懷無怨無悔的接納,淨化了別人,慢慢的也淨化了自己,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種境界——[包容接納]。

水看似無力從高往下,遇到阻擋之物,耐心無限,遇到棱角磐石,即可把棱角磨圓,亦可水滴石穿。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種境界——[以柔克剛]。

水能上能下,上化為雲霧,下化作雨露,匯涓涓細流聚成江河,高至雲端,低入大海,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種境界——[能屈能伸]。

水雖寒,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它不喜歡爭鬥,哺育了世間萬物,卻不像萬物索取,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種境界——[周濟天下]。

無私飄渺,卻有著自由的本身。聚可云結雨,化為有形之水,散可無影無?,飄忽於天地之間,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種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冰,之所以有能力懸殊、善惡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的境界不同罷了。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面對人。

遇到任何問題,要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原則,用智慧來處理事,用慈悲來處理人。

處理以後就放下,心中不再罣礙,因此逆緣將不再是困擾,而是值得感謝的因緣。

星期一, 2月 10, 2020

一碗湯麵

一碗湯麵 1998年 (轉載)

這個故事是17年前的12月31日,也就是除夕夜,發生在日本札幌街上一家“北海亭”的麵館裡。除夕夜吃蕎麵條過年是日本人的傳統習俗,因此到了這一天,麵館的生意特別好,北海亭也不例外,這一天幾乎整天都客滿,不過到晚上10點以後幾乎就沒有客人了,平時到凌晨,街上都還很熱鬧的,但這一天大家都早一點趕回家過年,因此街上也很快就安靜下來。北海亭的老闆是個憨憨傻傻的老實人,老闆娘倒很古道熱腸,待人親切。

除夕夜,最後一個客人走出麵館,老闆娘正打算關店的時候,店門再一次輕輕的被拉開,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男孩走進來,兩個孩子大約是六歲和十歲左右,穿著全新的一模一樣的運動服,那女人卻穿著過時的格子舊大衣。

“請坐!”聽老闆這麼招呼,那個女人怯怯的說:“可不可以....來一碗....湯麵?”背後的兩個孩子不安的對望了一眼。

“當然....當然可以,請這邊坐!”

老闆娘帶著他們走到最靠邊的二號桌子,然後向廚台那邊大聲喊著:“!一碗湯麵”一人份只有一團麵,老闆多丟了半團麵,煮了滿滿一大碗,老闆娘和客人都不知道。母子三人圍著一碗湯麵吃得津津有味,一邊吃,一邊悄悄的談著:“好好吃喲”哥哥說。

“媽,您也吃吃看嘛!”弟弟說著,挾了一根麵條往母親嘴裡送。

不一會兒吃完了,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同聲誇讚:“真好吃,謝謝!”並且微微的鞠了一躬,走出麵館“謝謝你們,新年快樂!”。老闆和老闆娘同時這麼說。

每天忙著忙著,不知不覺很快的又過了一年又到了12月31日這一天;迎接新的一年,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興旺,比去年除夕夜更忙碌的一天終於結束了,過了十點,老闆娘走向店門前,正想將門拉下的時候,店門又再度輕輕的被拉開,走進來了一位中年婦人另外帶著兩個小孩。

老闆娘看到那件過時的格子舊大衣,馬上想起一年前除夕夜最後的客人。

“可以不可以...給我們煮碗......湯麵?”

“當然,當然,請裡邊坐!”

老闆娘一邊帶他們到去年坐過的二號桌子,一邊大聲喊:“一碗湯麵”

老闆一邊應聲,一邊點上剛剛熄掉的爐火。“是的!一碗湯麵!”

老闆娘偷偷的在丈夫的耳朵旁說著:“餵,煮三碗給他們吃好不好”

“不行,這樣做他們會不好意思的。”

丈夫一邊這麼回答,卻一邊多丟進半團麵條到滾燙的鍋子裡,站在旁邊一直微笑著看著他的妻子說:“你看起來挺呆板的,心地倒還不錯嘛”。丈夫默默的盛好一大碗香噴噴的麵交給妻子端出去。

母子三人圍著那碗麵,邊吃邊談論著,那些對話也傳到了老闆和老闆娘的耳朵裡。

“好香......好棒......真好吃!”

“今年還能吃到北海亭的麵,真不錯!”

“明年能夠再來吃,就好了!”......

吃完了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又走出了北海亭。

“謝謝!祝你們新年快樂!”望著這母子三人的背影,老闆夫婦倆反复談論了許久。

第三年的除夕夜,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的好,老闆夫婦彼此忙到甚至都沒時間講話,但是過了九點半,兩個人開始都有點不安了起來。十點到了,店員們領了紅包也回去了,主人急忙將牆壁上的價目表一張一張往裡翻,把今年夏天漲價的:“湯麵一碗二百元”那張價目表,重新寫上一百五十元。二號桌上面,三十分鐘前老闆娘就先放上一張“預約席”的卡片。

好像有意等客人都走光了才進來似的,十點半的時候,這母子三人終於又出現了。哥哥穿著國中的制服,弟弟穿著去年哥哥穿過的稍嫌大一點的夾克,兩個孩子都長大很多,母親仍然穿著那件褪了色的格子布舊大衣。

“請進!請進!”老闆娘熱情的招呼著。望著笑臉相迎的老闆娘,母親戰戰兢兢的說:“麻煩......麻煩煮兩碗湯麵好不好?”

“好的,請這邊坐!”老闆娘招待他們坐到二號桌,趕快若無其事的將那“預約席”的卡片藏起來,然後向裡麵喊著:“兩碗湯麵” 。

“是的!兩碗湯麵!馬上就好了呦!”老闆一邊應聲,一邊丟進了三團麵進去。

母子三人一邊吃麵,一邊談著話,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

站在廚台後面的老闆夫婦也跟著感受他們的喜悅,內心也跟著喜悅起來。

“小淳和哥哥;!媽媽今天要謝謝你們兩個人啊!謝謝!”

“為什麼?”

“是這樣的,你們過世的爸爸所造成八個人受傷的車禍,保險公司不能支付的部份,這幾年來每個月都必需繳五萬元。”

“哎,這個我們知道呀!”哥哥這麼回答。

老闆娘一動也不動的靜靜聽著。

“本來應該繳到明年三月的,但是今天已全數繳完了!”

“啊?!媽媽,真的呀?”

“為什麼”

“哎,真的。因為哥哥認真的送報,小淳幫忙買菜做飯,使媽媽可以安心工作,公司發給我一份全勤的特別獎金,因此今天就將剩下的部份全部繳完了”。

 “媽!哥哥!真是太好了,不過以後請讓小淳繼續做晚飯。”

“我也要繼續送報紙。小淳,加油!”

“謝謝你們弟兄倆,真的謝謝!”

“小淳和我有一個秘密,一直都沒有跟媽媽您說,那是......11月的一個禮拜天,小淳的學校通知家長要去參觀教學課程,小淳的老師還特別附了一封信,說小淳的一篇文章被選為全北海道的代表,將參加全國的作文比賽。我聽小淳的同學說才知道的,因此;那一天我代表媽去參觀了”。

“真有這回事?後來呢?”

“老師出的題目是「我的志願」,小淳是以一碗湯麵為題寫的作文,還要當眾讀這篇作文。”

“作文是這樣寫的:爸爸車禍了,留下很多債務,為了還債,媽媽從早到晚拼命工作,連我每天早晚認真送報的事,弟弟也全部寫出來了”,“還有,12月31日晚上,我們母子三人共同吃一碗湯麵,非常好吃......三個人只叫一碗湯麵,麵店的伯伯和伯母竟然還向我們道謝,並且祝我們新年快樂!那聲音好像在鼓勵我們要堅強勇敢的活下去,趕緊把爸爸留下的債務還清!”

“因此小淳決定長大以後要開麵館,當日本第一的麵館老闆,也要對每一個客人說加油!祝你幸福!謝謝你!”

一直站在廚台裡聽他們對話的老闆夫婦突然失去踪影,原來他們蹲下來,一條毛巾,一人抓一頭,拼命擦著不斷湧出來的淚水。

“作文讀完了,老師說:小淳的哥哥今天代表媽媽來了,請上來說幾句話。”

“真的?那你怎麼辦?”

“因為太突然了,開始不知說什麼好。我就說:謝謝大家平時對小淳的關愛,我弟弟每天必須買菜做晚飯,常常會在團體活動中急忙的回家,一定給大家添了許多麻煩。剛剛我弟弟讀一碗湯麵的時候,我曾感到很羞恥,但是看見弟弟挺胸大聲讀完一碗湯麵的時候,感到羞恥的那種心情才是真正的羞恥。”“這些年來.........媽媽只叫一碗湯麵的那種勇氣,我們兄弟絕對不會忘記......我們兄弟一定會好好努力,好好的照顧母親,今後仍然拜託各位多多關照我弟弟”。

母子三個悄悄的握握手,拍拍肩,比往年都快樂的吃完過年的麵,付了三百元,說聲謝謝!並且鞠了躬走出麵館。望著母子三人的背影,老闆好像做個一年的總結似的大聲說:“謝謝新年快樂!”

又過了一年,北海亭麵館過了晚上九點,二號桌上又放了一塊“預約席”的卡片等待著,但是那母子三人並沒出現。

第二年,第三年,二號桌仍然空著,三個母子都再沒有出現。

北海亭的生意越來越好,店內全部都改裝過,桌椅都換了新的,只有那張二號桌仍然保留著。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許多客人都覺得奇怪,這樣問。

老闆娘就講述關於一碗湯麵的故事給大家聽,那張舊桌子放在中央,對自己好像也是一種鼓勵,而且說不定哪一天那三個客人還會再來,希望仍然用這張桌子來歡迎他們。

那張二號桌變成了“幸福的桌子”,客人一個個傳開去,有許多學生好奇,為了看那張桌子,專程從老遠的地方跑來吃麵,大家都特別定要坐那桌子。

又過了很多個12月31日。

北海亭附近的商店主人,到了除夕這天打烊以後,都會帶著家眷集合到北海亭來吃麵,一邊吃,一邊等著聽除夕的鐘聲,然後大家一起到神社去拜拜,這是五六年來的習慣。

這一天過了九點半,先是魚店夫婦端來一大盤生魚片,接著又有人斷斷續續的帶酒菜來,經常都集合了三,四十個人,大家都很熱絡;每個人都知道二號桌的由來,大家嘴裡什麼都不講,但是心裡卻想著那“除夕的預約席”今年可能又空空的迎接新年了。

有人吃麵,有人喝酒,有人忙進忙出準備菜餚,大家邊吃邊談,生意上的話,海水浴的事,最近添了孫子......無所不談,打成一片,像一家人。過了十點半,門突然再度被輕輕的拉開。所有的人都停止談話,視線一起朝向門口望去。

兩個青年穿著筆挺的西裝,手上拿著大衣走進來,大家鬆了一口氣,繼續恢復熱鬧的氣氛,老闆娘正準備說“抱歉,己經客滿了”拒絕客人的時候,有一個穿和服的女人走進來,站到兩個青年人的中間。

店內所有的客人都屏住呼吸,聽那穿和服的婦人慢慢的說:“麻煩......麻煩,湯麵,三人份可以嗎?”

老闆娘的臉色馬上就變了,經過了十幾年的歲月,當時年輕母親和兩個小孩的形象,和眼前這三人,她瞬間努力想把畫面重疊在一起,廚台後的老闆看傻了,手指交互的指著三個人,“你們......你們......”的說不出話來。

其中有一個青年望著不知所措的老闆娘說:“我們母子三人,曾在十四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份湯麵,受到那一碗湯麵的鼓勵,我們母子三人才能堅強的活下去。”

“後來我們搬到滋賀縣的外婆家住,我今年己通過醫師的檢定考試,在京都大學醫院的小兒科實習,明年四月將要來札幌的綜合醫院服務。”

“我們禮貌上先來拜訪這家醫院,順便去父親的墓前祭拜,和曾經想當麵店大老闆未成,現在在京都銀行就職的弟弟商量,有一個最奢侈的計劃......就是今年除夕,母子三人要來拜訪札幌的北海亭,吃三人份的北海亭湯麵。”

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的老闆夫婦,眼眶裡溢滿淚水坐在門口的菜店老闆,把嘴裡含著的一口麵用力咯一聲整口吞了下去,然後站起來說:“餵,餵,老闆,怎麼啦準備了十年一直等待這一天來臨,那個除夕十點過後的預約席呢趕快招待他們啊快呀”。老闆娘終於恢復神誌,拍了一下菜店老闆的肩膀,說:“歡迎,請。喂!二號桌三碗湯麵!”那個傻愣愣的老闆擦了一下眼淚,應聲說:“是的,湯麵三碗”

這是1998年年日本最暢銷,最受歡迎的兒童書。

這個故事在日本發表時,老師,家長和兒童,百萬以上的讀者,都被這一篇「一碗湯麵」中那位堅強的母親,懂事又肯吃苦的兩個小兄弟,尤其是被憨厚善良的麵店老闆夫婦的善行所感動,紛紛流下眼淚。那不是傷感的眼淚,而是被那一份真誠的關愛和那一片寬厚的心腸所感動的落淚,那是讀者內心的善念被啟發出來而落下的熱淚。

從現實的眼光來看,麵店老闆所付出的並不多,不過2個麵團而已,但是,憨厚,善良,古道熱腸,幾聲誠懇帶有勉勵,祝福之意的“謝謝,新年快樂!”卻使正受殘酷現實逼迫陷入困境的母子三人增添面對困境的勇氣,走過那艱難的日子。他們的善行獲得善報,麵館的生意越來越興旺。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即是不要忽視自己對這個環境的影響力,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心存善念,也許你那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關懷,表面看微不足道,但卻能給別人帶來無限的光明。

因此,我們多麼熱切希望和企望。朋友,不要再吝嗇了,希望今後我們都能願意奉獻自己久藏的愛心,點亮它吧!即使那只是一點點的亮光而已,對寒冷的冬夜而言,卻也是真真實實溫暖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