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3, 2020

佛典故事—功德天女和黑暗天女

佛典故事—『一對姐妹:功德天女和黑暗天女』
.
從前,有一個女子,到了一戶人的家裡。這個女子長得端正莊嚴,容貌十分美麗,穿戴珠光寶氣,裝飾得異常華貴。
這家主人看到她,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誰家的?”這個女子回答說:“我的名字叫功德天。”
主人又問:“你到我家來幹什麼?”功德天答道:“我所到的地方,能給人帶來金銀財寶和各種好處。”
這家主人聽了,非常高興,歡喜得無法形容。心想:這是我的福氣,今天交上了好運,所以讓喜事找到我家裡來,立即恭敬、燒香禮拜,鮮花供養。
這時,門外又來了一個女子,形貌醜陋,身上衣服破爛,渾身污垢髒膩,皮膚皴裂,白得可怕。主人對這個女子說:“你叫什麼名字,又是誰家的?”這個女子回答:“我叫黑暗女。”
主人又問:“你為什麼叫黑暗女?”女子答道:“只要我所到之處,能讓他家所有財寶,全部耗散衰敗。”
這家主人聽了以後,馬上拿出一把利刀,對黑暗女說:“你如果不趕快離開,我馬上斷送你的性命。”黑暗女回答說:“你怎麼這樣愚癡,沒有智慧呢?”
主人問黑暗女:“為什麼說我愚癡沒有智慧?”
黑暗女回答:“在你家中的,是我姐姐,你如果趕我走,就是趕她走。”
主人返回屋裡問功德天:“外面有一醜陋女子,她說是你妹妹,到底是不是?”功德天說:“確實是我妹妹,我同她行住都在一起,從來沒有分開過,也無法分開,無論去哪裡都是我先到,她緊隨而來。我們所到的地方,我常作好,她常作壞,我給人帶來利益,她專門製造災難。你如果喜愛我的話,就必須喜愛她,恭敬我,也應該恭敬她。”
主人聽了以後,一下子明白了。馬上說:“像這樣的好事惡事連在一起,我統統不要,你們隨意去吧。”二女子會合一處,從主人家離開。這時,主人看見她們已經遠去,心裡才輕鬆自在。
功德天和黑暗女相隨前行,到了一戶貧窮人家裡,這個窮人見了二女,非常高興,立即迎進她們,並對她們說:“從今以後,希望你們長住我家。”
功德天說:“我們姊妹先前已被別人驅趕,為什麼還要請我們住在你這裡?”貧窮人回答:“因為我窮,希望得到榮華富貴,今天你來了,我一定要將你留住,並且留下你的妹妹。請你們姐妹一起住在我家。”
佛在《大般涅槃經》中用功德和黑暗來說明萬法的平等性。一切事物有好就有壞,有富就有貧,有多就有少,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滅。之所以有矛盾,就是因為對立的兩面同時存在。沒有成就沒有敗,而成本身又意味和包含著敗。
譬如平地上有山,登上第一步,就意味著有了下,登得越高,下就越深,只是轉捩點在哪裡的問題。佛在《金剛經》中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這就要求我們有福報有地位的人,一定要警覺。福報與墮落同時存在,因為福報一方面滋長我們享受的習性,使我們的貪欲不但膨脹,增加我們對福報的依賴和對他人的輕慢,以及對輪回的留戀,退失清淨道心。另一方面世間的福報也是有漏的,一旦福報享盡,深墮無疑。而沒有福報的人,不要去羡慕和妄求福報,因為福報從有為的造作而生,造作本身就是業,消受福報又成業。
不管善業惡業,都是輪回業,只有珍惜福報,將福報回向淨土,無住相佈施給眾生,才能將福報變成修行佛道的淨業。
佛將前者比喻覺悟的大菩薩,當觀到事物的初生,已見過患。所以不取享受之心,好壞富貧一起俱拋。又將後者比喻為凡夫愚人,貪著生相,厭煩衰老病死,顛倒覆心,貪受生死二法。糊塗造因,追逐名聞利養,罪業果報成熟時,被業力所拘,無法擺脫,流轉輪回,不能自拔。這正是所謂的:菩薩畏因,眾生怕果。
如果所有眾生都能除去分別、執著,智慧通達,認識一切萬法都是有為法、因果法、生滅法

━━【典故摘自:《大般涅槃經》】

星期五, 3月 13, 2020

觀世音菩薩略傳 之二

觀世音菩薩,過去已經成佛了,名為“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救度眾生,他示現在南海普陀山,《普陀山傳奇》說『觀音大士遊天臺山,五百羅漢大鬧普陀山』一樁故事:有一天觀音菩薩登上最高峰的佛頂山,慧眼遠眺,遠看天臺山國清寺風景幽美,有很多的頭陀(修苦行)和尚在那裡來往不息,我就去天臺山走一趟吧,想罷一個飛步跨過觀音跳,來到天臺山國清寺,寺裡的五百羅漢,他們每天三三兩兩的站在山門外張望,希望有大護法的檀越,來山進香拜佛可以廣結善緣,隨手佈施金錢。
觀音菩薩變化為善信來到門前,他們看到大士衣履整齊,威儀莊嚴,以為這是有錢的大護法,就拿起看家本領一齊說:「阿彌陀佛,結結緣吧!」觀世音菩薩以慧眼看出他們皆是活羅漢,應化人間逢場作戲,把觀世音菩薩圍着化緣,菩薩只有笑而不言。
最後是國清寺的方丈和尚,另具慧眼,看他氣勢非凡,必定是那座名山的大菩薩,下降人間遊方度化的,因此趕緊上前打招呼,合掌問訊:「請問大德,是從那座名山而來?」觀音大士答禮說:「我是南海普陀山慈航普渡的觀世音,今特來觀賞名山勝境。」羅漢們聽說是觀世音菩薩光臨,大家都很高興要做羅漢齋請菩薩,這就是俗語說:「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
觀音菩薩來到天臺山已經好幾天了,他看羅漢們不是刀耕火種,就是靜坐參禪,很用功修行,心中生起敬慕心來,心想我在這裡受他們供養,也要有所報效,也好留一點【聖蹟】才不負此行。
有一天他對羅漢們說:「貴山有寬暢的大殿,但缺一座高大的寶塔,不夠莊嚴,我建議蓋一座寶塔更壯觀!」其中有一位羅漢說:「本山沒有寶塔並不要緊,最頭痛的是“千丈岩”缺少一座交通橋,人家來往很不方便,要繞一個大圈子,不如先造橋,然後造塔。」觀音菩薩就提議說:「造塔是供養佛的,眾生見了佛塔禮拜旋繞,有莫大的功德,橋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分頭工作,你們五百羅漢建寶塔,我一個人替你們造橋。」羅漢們聽了興奮極了,承蒙大菩薩發心幫助,菩薩又說:「我們不妨來個競賽,限定一夜之中要把工作完成。」羅漢們都有神通,他們覺得這一點小事難不倒,今天夜裡就動工吧。
當晚深夜的時候大家都在睡覺了,才開始工作建塔,羅漢們大顯神通,忙著搬磚運石,搬的搬、砌的砌,叮噹切劈,忙著不亦樂乎,菩薩神情自在,偷窺他們如何建塔,他們的確神通廣大,很快的時間就把一座寶塔起得很高,真不愧是有神通的阿羅漢。
這時候觀世音菩忽然想起和人家比賽,自己要趕快動工造橋,天已經差不多四更了,她趕快來一個飛身,跨上高山,顯起大菩薩的神通妙法來,兩腳踏住「千丈岩」的兩端,雙手拉著兩邊山頭往中間一合,石頭好像和好的麵粉一樣柔軟,兩個山頭合成一起,就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天臺山「石梁橋」。
菩薩把橋造好了天還沒有亮。再舉目遠看羅漢們的寶塔,一座莊嚴石砌的寶塔,已經巍然屹立於夜月的朦朧中,僅僅賸下一個寶塔頂沒有蓋上去,菩薩忽然想和他們開個玩笑,就掩嘴揑鼻,學起雞叫喔喔的啼聲,羅漢們正忙著要把塔頂蓋上忽然聽到金雞報曉的聲音,以為天亮了,時間一到就要停住,因此寶塔頂沒蓋上去,成為千古遺憾!也成為有名的五百羅漢一夜建成的「通天塔」。有人說:「羅漢的功德沒有菩薩圓滿,所以寶塔不能完工。」
後來才知道被觀世音菩薩騙了,心裡很不甘願,意念頓然湧起報復心念,大家開了會議,趁觀音菩薩聖誕法會,禮佛參拜的香客很多,要去南海普陀山,混在人群裡看時機行事,於觀音菩薩莊嚴、清淨的道場,倒他的架子。
羅漢們各顯神通,騰雲駕霧來到普陀山,他們變化掛單的窮和尚,午齋時五百羅漢應供過堂吃飯,大家商議要放大羅漢肚,把今天的飯菜都吃光,臨時煮了好幾鍋飯還是不夠吃,還在齋堂鬧着要吃飯,最後糾察師好言相勸,請他們先離開,明天一定給他們吃飽,他們揚言明天再不夠吃,定把千僧鍋打掉,說罷忿憤離去。
第二天飯頭師害怕的不敢煮飯了,這時忽然有一和尚來說:「我願當飯頭師,不怕他們羅漢有多大肚皮來吃,我都叫他們吃不完。」午齋到群羅漢衝進齋堂,大吃特吃,吃得大腹快撐破,飯菜還是源源而來,這時糾察師提高嗓子說:「請大家發心吃飯,昨天沒有吃飽的,今天盡量吃!」這時五百羅漢知道觀音菩薩的神通廣大,明知羅漢鬪不過菩薩的,因此這群羅漢們就一聲不響的悄悄離去了,他們走後菩薩吩咐把山門關起來,不准他們再來取鬧。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一位飯頭師,是觀音菩薩變化現身的,才能對付五百羅漢,因此把菩薩煮的這一鍋飯,羅漢們吃不完的陳飯,留下來滲進第二鍋新飯中,不論臨時來多少人都足夠給人家吃的,這是普陀山傳奇的故事。

星期日, 3月 08, 2020

台北法案


这项由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参议员提出的法案提到,若有国家对台湾采取不利行动,将授权美国国务院降低其外交级别、改变或停止美国的援助,包括对外军事融资等。法案也要求美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交涉,支持台湾在外交上的认受性,以及加强对台非官方关系。
这项法案名为“台北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TAIPEI Act),由共和党的卢比奥(Marco Rubio)、加德纳(Cory Gardner),以及民主党的马基(Ed Markey)、梅嫩德茨(Bob Menendez)提出。目的是回应中国近期以“施压和霸凌手段”迫使台湾邦交国接连断交,希望增强台湾的国际地位。

品嘗好咖啡的 7 個小訣竅

咖啡熱的時候喝的是層次,還有沖煮的手法;咖啡涼掉以後喝的是喉韻,也是咖啡的質量,而喉韻和質量的表現則源自於咖啡豆內含的膠質。當咖啡放涼之後,它所富含的膠質就會更加豐厚,讓喉韻更加清楚、飽滿。

品嘗好咖啡的 7 個小訣竅

  1. 用玻璃杯聞剛萃煮好的咖啡香氣。理想上,聞起來要溫潤、柔和,並帶有一絲甜度。
  2. 透過玻璃杯觀察咖啡的質地。剛萃煮好的咖啡,色澤和透澈度都最好,在光線下咖啡的質地看起來透明沒雜質,呈現琥珀色,喝起來的口感也十分清澈乾淨。
  3. 咖啡萃煮後的 1 到 15 分鐘,是咖啡最熱的時候,這時香氣應該要非常地足,講究入口清澈且喉韻要強。
  4. 咖啡萃煮後的 15 到 30 分鐘,咖啡溫度中熱,因為咖啡本身的果酸和果膠質地,酸味會慢慢浮現,也是一杯咖啡酸度最高的時候,屬正常的變化。
  5. 咖啡萃煮後的 30 到 40 分鐘,咖啡逐漸冷卻,酸度也會慢慢消失。此時果香會堆疊,果膠會愈來愈明顯,咖啡的透澈度和口感也會比較濃厚。
  6. 冷卻後的咖啡,晃動起來會比較濃稠,周圍有一圈白邊則是它的膠質,咖啡膠質愈涼釋放愈多,入口的喉韻十分回甘。
  7. 如果一杯完全冷卻的咖啡還很好喝,有剛剛好的醇度和厚實口感,表示咖啡豆本身的質地很好,且烘焙到對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