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洋環境的日益惡化,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塑料袋的問題,但仍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輕忽了其中的業力和影響。真如老師在2016年針對拒用塑膠袋有一段開示:
師父在《廣論》手抄稿第8冊裡提到:「了知黑白業果,非為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因為此是極不現見的事,極難獲得決定的見解。」對一件事的正知見是什麼?比如說關於塑料袋的正知見是什麼?到底人類該不該用塑料袋?到底該不該用?如果它已經造成了那麼多小鳥的死亡、魚類的死亡,直接會影響的,還有人類容易得各種併發症、癌症……那麼為什麼人一定要貪這麼一個小方便、一定要用它呢?肯定是「見解」出問題。所以說「業果見」就是建立在這裡——看似小,可是它最後會成為一個威脅世界的環境問題。
※詳細開示內容請參考「福智真如老師開示:保護生命,我不用塑膠袋!」
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我們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含有很深刻的業果道理,若沒有建立正確的見解,只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痛苦。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如俊法師的導讀,學習《吾願無悔:三十五佛懺講記》及《廣論》中的業果內涵,打下正知見的基礎。

福智僧團──如俊法師。Photo Credit: 月光共學
以下內容節選自「20181215-2你不可不知的業果法則/福智僧團-如俊法師」影片
師父在《廣論》手抄稿第8冊裡提到:「了知黑白業果,非為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因為此是極不現見的事,極難獲得決定的見解。」對一件事的正知見是什麼?比如說關於塑料袋的正知見是什麼?到底人類該不該用塑料袋?到底該不該用?如果它已經造成了那麼多小鳥的死亡、魚類的死亡,直接會影響的,還有人類容易得各種併發症、癌症……那麼為什麼人一定要貪這麼一個小方便、一定要用它呢?肯定是「見解」出問題。所以說「業果見」就是建立在這裡——看似小,可是它最後會成為一個威脅世界的環境問題。

由於過去愚痴因,對境產生貪瞋癡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吾願無悔》第88頁的第二段,真如老師說:
就是因為過去由於愚痴的原因,對境產生了貪瞋痴的煩惱,對眾生不恭敬,甚至生猛烈的煩惱去殺害、去打,或者生猛烈的貪等等造諸惡業。我們自以為是快樂的,自以為是痛快的,可結論卻是結了很多很多的罪。尤其是受戒的人,如果不注意正知正念的防護力,非常容易犯戒。犯了戒之後,絕不能自己裝糊塗:「我不想,我不敢想。」不能裝糊塗,不能得過且過,偷偷地覆藏起來就不管了,一定要想辦法把吃到嘴裡、吃到身體裡的毒藥吐出來。懺罪法就是把你吃到的毒藥,全部清出來的一種辦法。這樣的話才不至於致死,才不至於來生去墮落惡趣,甚至長劫的惡趣,這樣的代價。
※請參考《吾願無悔:三十五佛懺講記》,第88頁
一開頭真如老師說:「就是因為過去由於愚痴的原因,對境產生了貪瞋痴的煩惱。」因此我們才會造下這些傷害眾生的惡業,也讓自己以後受苦。所以真如老師以前有講過一個很重要的教授──我們內心生起的所有煩惱當中,第一個要懺悔的,就是對自己的師長、對善知識的不信。
如果能夠相信自己所依止的師長,對師長修信念恩、視師如佛,我們會透由師長而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相反的,若我們不相信、懷疑自己的師長,因為沒有淨信心的關係,我們就得不到十方諸佛的加持,也得不到正知見,當然就會變得愚痴,這種狀況之下就容易起貪瞋痴的煩惱,而去造作種種傷害眾生的惡業。
要對治愚痴,我們就必須去學習正見、正知見。佛法裡面講的正見有兩個,世間的叫作「業果正見」,出世間的叫作「空正見」。空正見是我們學佛到後面階段的時候,就會慢慢去學習跟體會的,但是大家共同的基礎一定是業果正見。
就是因為過去由於愚痴的原因,對境產生了貪瞋痴的煩惱,對眾生不恭敬,甚至生猛烈的煩惱去殺害、去打,或者生猛烈的貪等等造諸惡業。我們自以為是快樂的,自以為是痛快的,可結論卻是結了很多很多的罪。尤其是受戒的人,如果不注意正知正念的防護力,非常容易犯戒。犯了戒之後,絕不能自己裝糊塗:「我不想,我不敢想。」不能裝糊塗,不能得過且過,偷偷地覆藏起來就不管了,一定要想辦法把吃到嘴裡、吃到身體裡的毒藥吐出來。懺罪法就是把你吃到的毒藥,全部清出來的一種辦法。這樣的話才不至於致死,才不至於來生去墮落惡趣,甚至長劫的惡趣,這樣的代價。